“這樣細致的就業政策宣講我還是第一次聽到,對我們就業幫助很大。這樣面對面的直接交流,很受同學們的歡迎。”即將大學畢業的張林,在2015年跨區域巡回招聘高校畢業生專場活動武漢站上,了解到了最新的就業政策。“之前我們在校園內看到了活動海報、宣傳頁,在校園網上也看到了活動預告,還接收到了QQ、微信推送的活動信息。”張林說。
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全方位、立體式、系統性的就業服務,是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活動的宗旨。而精準服務模式的探索,打開了就業服務的一扇新窗。
“時代的快速發展要求我們必須轉變服務理念,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并在實踐中將改革創新進行到底。”全國人才流動中心副主任謝瑗說。
直面現實挑戰順應時代呼喚
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攀升,企業招到需要的人才越來越難。如何解決就業難和招聘難并存、搭建學子與企業順暢溝通的平臺,成為擺在人社部門面前的一道現實考題。同時,伴隨信息傳播渠道的豐富,信息碎片化現象凸顯,這些都給就業服務工作帶來挑戰。
面對重重難題,2013年,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專場活動啟動。
“與以往傳統的招聘活動不同的是,我們搭建的不僅僅是學子和用人單位面對面溝通的平臺,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多方信息共享、供需對接、需求互動的載體,并且是全開放、立體式、多角度、廣覆蓋的載體。”謝瑗說。
從2013年至今,聯合招聘活動開展了城市聯合網絡招聘大會、跨區域巡回招聘活動、各城市現場招聘會,學校、招聘現場、網絡同步政策宣傳和就業服務等多形式的活動。兩年來,全國共有近200個省、市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參與,共組織31.8萬家用人單位參會,提供410萬個崗位信息。活動期間,活動平臺日均頁面點擊量為300萬次,各地畢業生注冊求職簡歷約441萬份(其中異地注冊數為101萬),約有204.5萬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80后”“90后”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聯合招聘活動啟用了現場、網絡、手機、微信等全方位宣傳平臺;座談、現場考察、遠程視頻等多種溝通形式,讓企業、學生、學校和就業部門深入暢通地交流。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信息碎片化增加了企業招聘人才、大學生就業獲取準確可靠信息的成本和難度。
“我們就是要將聯合招聘活動建成全國城市聯動、線上線下結合、信息權威可信、多方參與共贏的就業服務品牌,并以聯合招聘活動為載體,將日常的就業服務輻射出去。”全國人才流動中心畢業生就業服務處處長李紅義說。
幾年來,聯合招聘活動由中國國家人才網提供技術支持,搭建活動統一平臺,全國公共招聘網、中國人力資源市場網同步發布信息,各省市聯網的各網站間招聘信息、求職信息的雙向實時共享。
由于更加注重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手段擴大宣傳的覆蓋面,聯合招聘活動在大學生中影響力持續增加。在活動海報上加注二維碼,方便求職畢業生及時關注活動動態和信息;運用微博、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立體式宣傳活動,同時借助騰訊大數據用戶資源,向畢業生群體定向彈窗推送活動消息;各地也都通過當地電視臺、報紙、廣播、校園網、手機短信、二維碼等多種形式,廣泛發布活動訊息及各地引才優惠政策……
接地氣、有活力的內容和方式,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企業和高校都關注到了聯合招聘活動,品牌效應初步顯現。
李紅義介紹說,聯合招聘活動扎實開展線上線下對接,開展進校園宣講、城市對接、校企對接、校地對接、供需對接等一系列配套活動,樹立一批典型和樣板,以示范和帶動更多城市、企業和高校按照規定參加活動,不斷提升活動實效,打造高效、優質的就業服務品牌。目前,此項活動已被國務院列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六大專項服務活動之一,成為國家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一項大型公益性服務品牌。
撬動優勢資源實現多方共贏
“在畢業求職的關鍵時候,在一個地方就能看到全國這么多城市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特別是有我家鄉天津的企業信息,對我們畢業生而言很及時、很貼心。”來自武漢理工大學的王爍說,聯合招聘活動信息都是提前網上發布,現場有簽約專區,設計非常人性化。
聯合招聘活動舉辦兩年來,分別在畢業生求職的秋、春兩個高峰期舉行,依托各地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的優勢,通過城市聯動實現資源整合和規模效益,通過信息共享實現招聘活動的集約化發展,打破地域限制和信息壁壘,實現“一個地方舉辦招聘會,就是多個城市的招聘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網絡招聘和現場招聘相結合,逐步實現畢業生足不出戶即可在網上獲得眾多大中城市的招聘信息、投遞求職簡歷,足不出城即可與來自多個大中城市的用人單位面對面交流、洽談選擇就業,既為高校畢業生跨區域求職擇業提供貼心的服務,又為大中城市引進合適人才提供便利。
“以往高校畢業生跨區域招聘工作年年搞,對接的城市基本都是一對一的形式,跨區域的城市和接待城市成本都很高,接待城市的時間不統一,費時費力,效果也達不到理想狀態。”云南省昆明市就業局局長龔成杰說,聯合招聘活動是由人社部牽頭,集中這么多城市資源優勢形成互動,城市之間一對N或N對N的形式效率很高。
據了解,聯合招聘活動呈現的時間統一、宣傳面廣、城市多、需求大、吸引畢業生參與積極性高等方面的特點顯著,加之線上線下相結合,現場活動推進對接,不僅減少了各方成本,還提升了供需對接效果,確實為各地吸納畢業生和引進人才發揮了積極作用。
更為積極的是,聯合招聘活動不僅僅在為各地招聘和輸出畢業生工作中發揮了作用,還加強了城市間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間在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高級人才引進、檔案管理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兩年來,共有近百個城市達成區域性人才交流合作協議。
由于人才中心對線上線下對接進行了跟蹤,活動網絡平臺除統一發布各協辦機構上傳的本地區招聘信息外,外出招聘的企業也可以提前準確地獲知各地的畢業生情況,有針對性地規劃招聘對象。
紫金礦業招聘負責人鐘先生說:“巡回招聘活動與以往現場招聘會特點不太一樣,這個活動比時下最新的O2O招聘方式概念還要好,能做到網上提前發布招聘信息,畢業生可以提前投遞簡歷,我們可以提前篩選簡歷,就業部門的工作人員服務還很周到,提前把我們的信息發布到高校,把我們的崗位信息和學生進行匹配,線上線下服務,很大程度提升了我們的招聘效率。”
幾年的實踐,聯合招聘活動通過撬動優勢資源,實現了多方共贏。
“活動對學生好,對學校好,對用人單位好。”西安理工大學校長劉丁教授表示,希望能繼續參與創辦活動。
讓人欣喜的是,聯合招聘活動除了線上線下對接外,很多地區的活動還設立了校企見面區,高校設展尋求與各類企事業單位深度合作的機會。高校通過展示院校辦學特色,發布畢業生生源信息和校園招聘安排,就畢業生就業與用人單位進行對接洽談,取得了一定成果。
南京農業大學與廣東茂名一家企業對接了兩名高分子專業博士生。“我們花了20萬元,用了半年時間沒找到的人才,在這里只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就解決了問題,這樣的活動我們以后還要參加。”該企業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說。
推動持續創新建立長效機制
2014年11月22日,張國兵帶著醫院人事處的同事趕赴聯合招聘活動昆明站的現場。“我們醫院急需精神病科、消化科的診療醫生,昆明市醫科大在這些專業人才的培養上很有優勢。”張國兵告訴記者,此次他們借助聯合招聘活動的平臺,不僅招聘到了20多名醫科大學生,還與全國各地的人社部門、大學生和醫院同行建立起溝通和聯系。
幾年來,聯合招聘活動為高校與用人單位、高校與有關省市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搭建了溝通交流的“直通車”,對接協議的簽訂進一步暢通了畢業生就業渠道,打通了畢業生求職就業“最后一步路”。
推動持續創新,讓聯合招聘活動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幾年來,聯合招聘活動在廣度和深度上持續拓展。2015年春季共有196個省市級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參加了網絡招聘和巡回招聘活動,參會城市數、用人單位數、招聘崗位數分別是第一屆(春季)活動的3.2倍、4.8倍、4倍。
各地在實踐中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地推出很多創新舉措,讓活動亮點頻現。
2015年,聯合招聘活動北京站主打“歡迎回鄉就業”和鼓勵創新創業品牌,招聘會當天有27個省市組團參會,一些省市精心布置展區,增設城市文化宣傳、促進畢業生就業和人才引進政策宣傳,吸引北京高校的畢業生,特別是本地生源畢業生回家鄉就業。而濟南站實現了線上線下互動、校企校地對接等形式的拓展,對接協議的簽訂是聯合招聘活動的新成效,有利于實現促進畢業生就業和滿足二、三線城市人才引進需求多方共贏的局面。
幾年來,聯合招聘活動規模迅速擴大,組織方式日趨成熟,大數據庫初具雛形,效果和影響逐步提升。
據了解,通過聯合招聘網絡平臺直接抓取聯網省市網站信息以及其他暫未聯網省市上報信息的方式,目前平臺已累計有20萬條用人單位信息、13萬條職位信息、160萬條就業崗位信息,大數據庫初具雛形。
“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對平臺匯聚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利用,研究提出城市聯合招聘活動中高校畢業生供求的關鍵性指標和特征,為判斷形勢和引導供求提供支撐。”全國人才流動中心主任王建華介紹說。下一步人才中心擬與騰訊公司合作開發微信H5,運用動畫、動漫、圖表和網絡語言等形式展現部分數據分析結果,并通過朋友圈傳播,為高校畢業生了解市場供求、理性求職擇業提供指導和服務。
聯合招聘活動在未來發展的征程上,必將承載無數人的夢想和希望,乘風破浪,駛向更加燦爛的明天。